close

1050328-5.jpg - 活動

 

 

小團輔研習心得

老師要我們思考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

然而這七個角色我幾乎都扮演過

要寫出例子還真難

 

 

 

 

1050328-4.jpg - 活動

 

 

 

※角色

在團體中,每位成員擔任不同的職位和責任,可能因情況的不同,扮演的角色也會不同。為維持團體的運作關係,常會安排一些團體需要的角色,以下是常見的七種角色:

1.鼓舞者:用言語、情感與團結的態度對待成員,以激發成員的思想與行動,且表現出對他人的瞭解和接納,為團體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。

2.    協調者:協調不同的意見,並消除團體中緊張與衝突的氣氛,保持團體和諧,避免團體出現分裂。

3.  妥協者:討論各種不同的意見,尋求折衷的辦法,使團體成員接受其選擇,讓團體出現的問題能順利解決。

4.    守門者:保持團體溝通管道暢通,使團體成員能積極參與活動,並完成團體任務,降低團體偏差行為的出現。

5.    標準設定者:為團體任務或內部運作設定一些標準,以利提高團體運作效率。

6.     觀察者或評論者:此角色需注意團體運作的過程,能以描述性、解釋性或評斷性的方式,將所觀察到的或所看到的結論加以相連。

7.  追隨者:聽從領導者的指揮,並接納別人的意見,在團體討論和決策中,扮演觀眾或是沒意見者。

 

 

1050328-3.jpg - 活動

 

 

好難寫”那個我”

我的位置我的角色

 

坦白說 我還是喜愛追隨者的角色 因為總少了些許的責任和壓力

 

但這些年的位置不由得讓自己常跳到了較前頭的位罝

 

是責任嗎是必需嗎還是有時只是雞婆了點

 

想退了

 

因為累積經驗後的優質姐妹們個個都是一等一

 

只要有心只要願意誰都可以

 

 

那個退不完全的自己則是內在總還有股衝動

 

想要玩點什麼不一樣的東西

 

只是好像真的快要心有餘而力不足了

 

 

 

回到”小團輔”的位置,必需誠實的說:

 

在以傳承為前題和小團輔需要負擔較多較重的學習空間下

 

總捨不得一下子給新參與的姐妹們太大的壓力

 

陪著彼此給支持是目前能做的

 

所以前六個角色視實際發生狀況適時的交替互換會一直存在

 

鼓舞是一定要的啦,何況姐妹們本來就超優秀的

 

在意見不一時,協調者和妥協者也自然會跑出來

 

而為了團隊該達成的運作,守門者和標準設定者就算不愛也得要求一下

 

觀察者或評論者則同理和客觀描述的自我訓練

 

團體合作就是這樣,需要更多的互相、協調、承擔和包容

 

有挑戰但也有很多在一起的分享和樂趣

 

 

 

在兒童團體裡

 

我想鼓舞者佔的比例多於其他角色

 

當不擅表達的孩子終於開口說話要大力鼓勵

 

當調皮搗蛋的孩子正向行為一出來也要看重鼓勵

 

發現每個孩子微小亮點更要放大鼓勵

 

我想這也是孩子們來到小團裡能被看見和得到肯定的最大感受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050328-1.jpg - 活動

 

 


1050328-2.jpg - 活動

 


上淑靜老師的課已好些年

小團輔課程也聽了好幾場了

但每次都還是覺得非常受用

因為每個階段所領悟到的要點都不一樣

或許不能把老師所授的每個細節都恰當的用在帶領當下

但這也像老師形容我們帶團體一樣

不要以"結果"取向,重要的是"過程"

所以一次次的過程都是珍貴的累積和學習

「愛太多,界線會不明」

當志工的我們,愛都很滿

對於我們眼前的孩子總想盡情溫暖的給

這麼多年一直在學"控制"

控制情緒

控制界線

控制不可太過權控

透過小團輔帶領可以有好多覺察

從高期待高壓力到現在較能以平常心面對

一點一滴無形的不一樣

對自己而言

是很好的學習和轉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螢火蟲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