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女兒說學校的家政作業要交一份"低碳餐"簡報
低碳
哦哦
我懂的好像有限耶
略知大概就是環保盡量簡單烹調減低二氣化碳排放量
而這好像也變成了我的功課
先從認識"低碳"開始
查資料找相關資訊
後來才發現原來低碳飲食和認輔課程中所學的當令食物是一致的
突然深覺原來自己不夠用功
但也有一份雀躍感
…
雨天的一大早上了菜市場
在買菜的過程中
透過販商知道了哪些食物正當季
再加上明天的小團輔也加入了這個元素
於是乎我家的低碳餐在廚房中”簡單”的展開
姐姐在旁做記錄
偶爾還要”ㄌㄚˇ”一下
加上還要拍照
其實一點都”不簡單”
...
四色蔬豆腐
( 哈哈 我亂取的 )
蒜泥白肉
沙拉筍
川燙川七
清蒸鱸魚
玉米炒蛋
利用煮肉的湯煮竹筍湯
低碳烹調
可能還不太及格
但已經盡量了
再學習吧
吃完後女兒接著去作她的ppt
隨性去瞄了幾次
看起來挺有一回事的
但就不知道能不能過老師那關了
網路查的相關資料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減少碳足跡,為全球暖化盡心
1. 二氧化碳減量能改善地球溫度逐年上升的問題。 2. (以二氧化碳CO2為單位),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。 3. (台灣平均11.53噸,全球平均值為4.39噸) 4. 依據農委會98年統計目前林地面積約210萬公頃, 台灣國有林地每年約可以吸收的CO2量為189萬公噸,遠低於CO2總排放量2億6429公噸。
低碳飲食的五大原則: 1.「當地當季食材」 2.「少油少糖少鹽」 3.「少加工多原味」 4.「少吃肉,多吃菜」 5.「在家《吃多少,煮多少》,在外《吃多少,點多少》」
1.從生產、運輸、加工、儲存、烹調、食用到廢棄,每個階段都會產生溫室氣體。 2.為了飼養大量的牛、豬、雞,必須開發更多的土地來做為牧場,亞馬遜原有的森林中有70%都變成了牧場。此外,畜牧業更是破壞土地的罪魁禍首, 畜牧業也消耗並汙染了大量的水資源,而牲畜產生的大量排泄物,也令生態系統難以負荷。 3.家戶所產生的碳足跡有20%來自食物,畜產產生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量 18%,可見食物對全球暖化有相當大的影響。 | ||
低碳飲食原則
「吃當地、吃當季、少肉多蔬果、簡易烹飪法」的「低碳飲食」,就是基於健康, 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飲食之中多加選用在地、當季蔬果食材及對於環境友善的食材, 減少肉類攝取量,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,不單是為了個人健康, 也成為最簡單的減碳救地球的方法。烹調方式多選擇涼拌、水煮、快炒等方式, 從減少食材里程數,節能烹煮為原則。 |
|
烹調方式:
選用熱傳導效率較好的鍋具,縮短烹調時間。
工法(如刀工等)及烹調流程以盡量減少食物浪費為原則
盡量保持食物原狀原味,少加工、只用適量調味料。
事先規劃,利用技巧縮短烹飪時間,如:可預先浸泡穀物。
考慮以涼拌方式作菜,更省下烹調能源。
烹調時蓋上鍋蓋,有助於加速烹調,大幅減少使用能量。
利用電器開關切斷後的餘熱繼續悶,或採用悶燒鍋
燉煮食物,避免長時間加熱。
回收調理廢棄物,如廚餘、廢棄食用油等,進一步減少垃圾產生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