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每次吃飯小女兒就會喊好渴

常常都要幫她倒水喝

不過看了這則知識後

以後不能給她喝太多了

 



 

啊哈!原來如此

 

我們每天所喝的水,使得身體內的物質流動,幫助所有的代謝反應。水能將我們所需的營養素,帶到需要的地方,同時將不要的廢物排出體外。

  我們一天會排出2500cc左右的水,其中呼吸600cc、流汗500cc、大小便1400cc,所以每天要補充水分2500cc左右才行。

  但是吃飯的時候喝太多水,為什麼會對胃不好呢?

  因為吃飯的時候喝水,胃液會變稀,消化酵素的機能就會降低,所以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、食慾變差,使消化和吸收變得不好。所以吃飯的時候不要喝水比較好。而且水喝太多,反而會讓身體裡的維生素消失,造成發育障礙。腎臟不好的人,還可能會水腫。

  喝水的時候要「慢慢喝」、「一點點」、「隨時地」、「含一下」才喝。喝水要先含一下,是要把水溫變成與我們的體溫相同,使得我們的身體可以獲得更多氧氣。

 


(本單元內容出自於飛寶文化之【小學生最想知道-101個健康常識】一書)

 

此文章取自於國語日報網站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螢火蟲老師 的頭像
    螢火蟲老師

    螢火蟲之佳

    螢火蟲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