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節快到了

吃元宵提燈籠是傳統習俗

而元宵和湯圓其實分不太出來

在小朋友的眼裡都叫湯圓只要好吃就好了

只是元宵是搖出來

所以就讓小朋友簡單的體驗一下搖元宵的感覺吧

 

 

 



 


 

中小班作品

 

禹欣

 



靖雯。慈慈。泓縉。家佑

 

 

3~5歲多作品



謙謙。容容。淳淳


彥寧。季昀

 

 

來看看元宵和湯圓的差別

元宵vs.湯圓 傻傻分不清楚?

「冬至吃湯圓、元宵節吃元宵」,北元宵、南湯圓,台灣各派人馬都有,再加上湯圓與元宵外型內餡相似,以至許多人分不清兩者差異,總歸來說,兩者最大不同在於作法與外皮水分含量。


 

湯圓

內餡先沾點水搓成球狀,外皮湯糰是使用濕糯米粉,粘性極強,用手揪一小塊湯糰,擠壓成圓片,塞入內餡,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,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亮,不露餡、不碎裂。

●元宵

餡切成如骰子般的立方塊,投入放糯米粉的竹篩子裡滾啊滾的,相互撞擊下,邊角漸磨平成球狀,餡外表裹上一層層糯米粉,當然粉要整顆滾得均勻,就要憑靠均衡的韻律感,腕力也相對重要。

元宵湯圓 一武一文

搖元宵屬武戲,重在表演,每到元宵節前,許多專賣店都圍滿看滾元宵的群眾,台北多家老店都會在不同定點現場表演,看元宵在篩子上仿若自有生命般彈跳起舞,一下子就帶動買氣,現滾現賣,看得吃得都新鮮。

包湯圓就屬文戲,偏靜態,和包餃子、包餛飩一樣,一手皮一手餡,左取右放,視覺上不那麼帶勁。

不過,口味上似乎湯圓略勝一籌,元宵粉層很薄、表面是乾的,下鍋煮時糯米粉吸水就有點疙疙瘩瘩,不如湯圓滑順。煮的元宵外皮口感也較硬,湯圓就以軟滑勝出。但元宵也有湯圓沒有的長處:用炸的,外酥脆內甜燙,有別於湯圓的軟滑。

 

以上資料來自聯合報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螢火蟲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